西安钟楼是一座明代建筑,它修建于公元1384年,也就是明洪武十七年,古时因楼上悬挂一口大钟,每日击钟报时而得名。钟楼与西面的鼓楼遥相呼应,从建成起便成为西安的核心建筑之一。

钟楼是一座重檐攒尖式梁架木结构阁楼建筑,通高36米。它看似三层,实际只有两层,这在古建筑学上也称作“重檐三滴水”。中间的一层屋檐起到减少上檐雨水对下檐冲击的保护作用外,多层屋檐也是等级的象征。钟楼顶端有一个近2米高的宝顶,内心为实木,外面包裹铜皮,铜皮上再贴金箔,阳光下耀眼夺目,成为钟楼画龙点睛之笔。

钟楼原来的位置并不在现在这个地方,而是在鼓楼再往西一些,大概是今天西大街北广济街口的位置。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,西安城在明代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,将城墙向东、向北扩展了1/4,钟楼的位置显得偏西,不再适中。明万历十年,也就是公元1582年,陕西巡抚龚懋贤命咸宁、长安二县令主持钟楼整体东迁工程,把钟楼迁建到了今天的位置。如此庞大的工程是如何完成的,这还要从钟楼的楼体设计说起。

钟楼基座是由青砖砌筑,它每边长35.5米,高8.6米。台基四面开有十字形券洞,券洞高和宽均为6米,与四条大街相贯通。木制结构的楼体就位于这个基座的中心,由36根大红木柱支撑。四面的墙壁不承受重量,只起到围护和隔挡的作用。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,从柱顶上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承重结构叫做“拱”,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“斗”,两者合称斗拱。斗拱由斗、拱、昂、枋四大类构件组成。“斗”是方形木块,上大下小,放在拱、昂、枋、柱的交点或端点,在整个斗拱构造中起着上下承替联接作用,“拱”是长方形木块,两端底面砍削成曲线,整体微呈弓形,在斗拱中具有伸展挑出的作用,“昂”是前后方向的构件,向外一端特别长,并斜向下伸出,“枋”是每攒斗拱之间联系的条形方木,功能是把分散的斗拱联成一个整体。这四部分构件纵横交错,左右牵拉,层层叠叠,把梁架和屋顶的重量逐层传递到支撑柱上,起到了过渡的作用。这些向外挑出的斗拱也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,造形更加壮观。整个建筑木构件之间的连接采用榫卯套结,榫卯是指建筑构件接合部的凸出及凹槽部分,这种连接方式不但便于安装拆卸,而且经久稳固。正是由于这样特殊的楼体结构,钟楼东迁时,只需按图纸给每个构件标号、拆卸,在现址重新组装搭建就可以了。时任陕西巡抚龚懋贤大人为这项浩大的搬迁工程做《钟楼东迁歌碑》一篇,镌刻于石,今嵌于钟楼一层大厅西北角的墙面上,成为钟楼东迁的重要历史物证。

檐上最华丽的部分就是彩画了。彩画起初是在木构表面施涂敷彩可以防止风雨侵蚀,保护建筑。后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,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和美学价值的装饰风格。也因为它依附于建筑表面,受环境条件影响极大,其损坏速度比建筑本身要快得多。所以,最初西安钟楼上彩画情况如何,我们尚未看到,现在西安钟楼上彩画是1952年—1953年重绘的。虽然是重绘,这些彩画也是采用了与其建筑等级一致的和玺彩画和旋子彩画,是西安乃至西北地区较为少见的高等级官式彩画范本。特别是绘有的象征皇权的高等级“金龙和玺彩画”和“旋子彩画”,图案线条多用沥粉贴金勾边,制作工艺严谨、材料上等,建筑传统工艺及传统材料的研究上,充分汲取其精华,并适度采用现代技术,秉承了历史文化的同时,也反映出当代的特征。